
分享學堂 SHARED
| 翻譯的形與義如何兩全?
缺少了原文中特有的修辭手段,譯文就會相對遜色不少,從而會降低原文在譯文讀者心目中應有的價值。所謂替代,就是用譯入語中含義和形式基本對應的詞語來取代原作中相應的表達手段,以保全原文的意義和修辭效果,即實現(xiàn)等效之目的。在運用替代法時,往往要適當增詞加以引申,使譯文在含義與修辭效果兩方面都盡可能到位,同時叉合乎漢語的表達習慣。另外,替代也是重建語義的關(guān)聯(lián)性或邏輯的重要手段。
檢驗替代法應用得適當與否,往往還要看譯文是否保留了包括各種邏輯關(guān)系在內(nèi)的原文整體效果。英語的指稱手段很多,其中有些無法直接譯出,否則會造成譯文讀者的誤解。比如,在處理引導定語從句的關(guān)系代詞時,為了明確指稱關(guān)系,有時需要將其譯作人稱代詞或指示代詞,或者重復其先行詞,或者用其他表示具體指稱含義的詞語來替代。
檢驗替代法應用得適當與否,往往還要看譯文是否保留了包括各種邏輯關(guān)系在內(nèi)的原文整體效果。英語的指稱手段很多,其中有些無法直接譯出,否則會造成譯文讀者的誤解。比如,在處理引導定語從句的關(guān)系代詞時,為了明確指稱關(guān)系,有時需要將其譯作人稱代詞或指示代詞,或者重復其先行詞,或者用其他表示具體指稱含義的詞語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