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恰如其分的翻譯諺語?
諺語 (proverb) 是群眾中廣泛流傳的現(xiàn)成語句。多數(shù)是人民群眾長期生活和斗爭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jié)。其特點是比喻生動形象,用字通俗簡單,單句講究韻律,雙句講究隊長,讀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流傳。
翻譯諺語時必須牢牢把握以下三點:一、英語諺語中出現(xiàn)的外國人名或地名不能照搬進漢語譯文中,同樣也不能使用包括中國人名或地名的漢語諺語去套譯英語諺語;二、要注意譯文文體的口語化,遣詞用字要通俗易懂;三、譯文既要講究藝術性,也要講究邏輯性。
某些英語諺語和漢語成語、俗語在表現(xiàn)形式和含義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翻譯這些英語諺語時,可借用與其喻義相同或相近的成語或諺語及俗語直接對譯。如:
1.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
驕兵必敗
2.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Two is company, but three is none.
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無水吃。
有些英語諺語雖然在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方面和其相對的漢語諺語之間存在著某些差異,而且所比喻的事務并不一樣,但他們的喻義卻相互吻合,而且表達方式也很相似,漢譯這類諺語時需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如:
1.Two can play the game.
孤掌難鳴。
2.New p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如果所要翻譯的諺語喻義清新,形象逼真,按其字面直譯其意,就能表達出原文的喻義來,則可直譯,否則應該選擇意譯,并在漢語中找到與原文意思相近的表達。如:
1.Murder will out.
如譯成“謀殺終必敗露”,不如譯成“紙包不住火”。
2.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錢是萬惡之源。此例即是直譯。
總之,像諺語這樣孤立的語句,翻譯時也需要盡一番揣摩切磋之功,否則譯文就可能與原文“貌合神離”,文不達意。譯事艱辛也許正是如此。